媒体中心
水果市场竞争升温,水果冷链技术如何寻求新突破?
2024-11-28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橘属水果的果皮出口总值达到383.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进口总值为1210.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这一数据反映出我国水果及坚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水果冷链物流作为连接产地与餐桌的桥梁,是水果贸易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够确保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品质,还能够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水果冷链物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这一机遇的背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01 水果采后缺乏预冷影响物流效率
预冷,作为水果冷链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水果进入冷藏状态前的必要准备,更是确保水果品质、延长保鲜期的关键步骤。未经预冷的水果货物直接使用冷藏车运输会增加运输工具的热负荷。这类水果货物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最适的冷藏温度,否则易造成水果的腐烂,极大的增加了水果冷链物流的难度。
02 堆码不规范导致水果损腐和早熟
由于水果易损的特性以及在运输期间持续进行呼吸作用,不当的堆码不仅会压迫水果导致损坏,还可能因抑制呼吸和热量积累而加速水果成熟,影响其品质和保鲜期限。特别是不同水果释放的乙烯等气体可能相互影响,导致某些水果过快成熟甚至腐烂。在实际操作中,过高的堆码层数、过密的堆码密度以及不区分种类的堆放会导致水果压损和早熟,影响整体运输质量。
03 水果冷链控温控湿难度高,运输过程损耗大
每种水果对温湿度要求各异,例如,香蕉需保存在12℃~13℃,苹果则需0℃~1℃。此外,冷链物流还需考虑水果的相对湿度要求。稍有偏差,水果就可能变质腐烂。我国水果冷链物流设施尚待完善,存在设施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这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很难完全满足各种水果对温湿度的精准要求,影响了水果的品质和新鲜度。
04 全程冷链率低,断链问题严重
2023年,我国的水果冷链流通率仅为25%,这一数据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在水果从产地到餐桌的流通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水果未能得到适当的冷藏处理,从而影响了其新鲜度和品质。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对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安全构成了潜在风险。
05 冷链物流地区发展不均衡
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冷链发展尚未形成规模化。这一不均衡现象导致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采摘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冷链处理。由于缺乏关键的冷链设备,这些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波动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其品质和保鲜期。这不仅限制了中西部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潜力,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满意度。
与此同时,在东部地区,虽然冷链设施相对完善,但存在着冷链仓储设备闲置、交叉配送和返途空载等问题。这些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一方面,冷链仓储设备的闲置意味着这些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设施成本的浪费;另一方面,交叉配送和返途空载则增加了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了冷链运输的效率。
来源:冷链生鲜预制菜最前线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信息,转载目的在于分享和传递行业信息,仅供用户浏览,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纠纷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