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EN

2025年8月22-24日

媒体中心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

冷链产业迎来新动力,农业农村部40项举措全面发力

2025-03-04


在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征程中,2025 年作为 “十四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意义非凡。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这一年的 “三农” 工作绘制了清晰且有力的蓝图,其中蕴含的冷链机遇更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2025 年同样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 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三农” 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施意见》紧紧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全面布局八方面 40 项具体工作举措,旨在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冷链物流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定位


1. 保障农产品流通与价值提升


冷链物流是衔接“最先一公里”(产地)与“最后一公里”(消费端)的核心环节,通过延长农产品保鲜期、减少产后损失,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实施意见》中强调“持续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冷链物流通过支持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模式,可有效拓宽农产品上行通道,助力打造特色品牌。


2. 支撑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发展


《实施意见》中提出“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冷链物流的节能环保技术与设施集约化布局,可降低能耗与碳排放,符合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冷链物流与养殖业节粮行动结合,可进一步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冷链物流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1. 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优化


三级节点网络布局: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形成“321”运行体系,重点解决产地设施不足、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  


补足“最先一公里”短板:农业农村部通过财政支持与整县推进试点,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提升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减少产后损失。


2.创新组织模式与技术应用


推动业态融合:推广“移动冷库+集配中心”“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等模式,整合供销、邮政、电商资源,实现冷链设施共建共享。

  

数字化与追溯体系: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强化全流程温控与质量追溯,确保食品安全,并支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3. 服务乡村产业与消费升级


支持特色产业:针对果蔬、畜牧(如生猪、肉牛奶牛)等品类,通过冷链物流实现错峰销售与跨区域调配,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  


下沉服务网络:推动冷链向中小城镇和农村延伸,扩大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政策保障与协同机制


1.强化要素支持


《实施意见》中提出“强化要素体制机制保障”,包括加大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冷链基建,并完善用地、用电等配套政策。


2. 跨部门协同与监管


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改委、交通运输等部门,统筹规划冷链物流网络,同时加强全链条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与市场秩序。


3. 培育市场主体


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延伸供应链服务功能,提升行业集中度与竞争力。例如,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参与“千万工程”,推动乡村产业与物流深度融合。


冷链行业的未来展望


随着农业农村部《实施意见》的逐步落实,冷链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在硬件设施建设,还是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冷链行业都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这不仅将推动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为冷链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冷链企业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投入,创新发展,抓住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机遇,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在冷链行业的助力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农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裕美好。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信息,转载目的在于分享和传递行业信息,仅供用户浏览,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纠纷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素材来源链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