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EN

2025年8月22-24日

媒体中心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央一号文件下,生鲜农产品如何实现乡村市场突破?

2025-03-06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乡村振兴再迎政策春风!文件明确指出要 “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县乡村物流网络全面升级,助力生鲜农产品突破“出村难、损耗高”的瓶颈。这场物流大变革将如何改变田间到餐桌的路径?农民的钱袋子能否因此鼓起来?

 

01 政策直击:冷链下沉+电商赋能,打通城乡“任督二脉”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作为核心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县域产地公共冷链设施,完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这意味着,未来农产品从采摘到运输的每个环节都将有低温保障,彻底告别“一车烂半车”的窘境。同时,文件强调“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土特产网络销售。例如,湖北洪湖的“莲藕快递”项目通过电商平台合作,一年寄递量超千万件,带动农业产值近6亿元。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正为农产品开辟一条“云端高速路”。


02 冷链物流大升级:从田头冷库到全程冷链


1. 田头冷库:锁住“第一口鲜”


生鲜农产品损耗的症结多在“最初一公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合理集中建设田头冷藏保鲜设施”,广西已建成77万立方米仓储库容,支撑全年2亿箱水果出村,带动产值超百亿元。浙江等地更创新“移动冷库+集配中心”模式,实现产地预冷、分级包装一体化,让荔枝、杨梅等娇贵水果也能跨省“鲜达”。


2. 冷链网络:县域集配中心成枢纽


政策鼓励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整合预冷、分拣、运输资源。例如,云南砚山县改造县级物流中心,配备预冷设备和冷链专线,推动蔬菜品牌“砚山鲜蔬”直供全国。这类枢纽不仅降低物流成本,更让农民能“错峰销售”,实现优质优价。


3. 技术创新:循环包装+多式联运


可循环冷链包装箱、冷藏车单元化运输等技术的推广,让物流更绿色高效。营口市更探索“共建共用冷链设施”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户共享冷库,减少重复投资。


03 电商直播+快递进村:土特产变身“网红爆款”


1. 村播兴农:手机成了新农具


“直播带货”已成农产品出村利器。广东台山市通过50多场直播卖出200多万元农产品,24万件快递从田间直达用户。文件要求推进 “县域电商直播基地” 建设,未来更多“村播达人”将把乡土故事讲给全国。


2. 快递进村:三级物流网全覆盖


“邮快合作”“交快合作”等模式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2021年农村快递量已达370亿件,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1.85万亿元。江门市试点镇实现行政村快递点100%覆盖,冷链专线直达生鲜仓库,真正做到“上午采摘,下午发货”。


3. 全网营销:从电商平台到社区团购


文件鼓励发展“生鲜电商+中央厨房+冷链宅配”,推动农产品进社区、上餐桌。盘锦河蟹依托“电商+寄递”模式,春节前通过专业化冷链方案外销全国,成为节日爆款。


04 地方实践:这些案例值得点赞!


1.广西水果帝国:凭借完善的冷链网络,广西全年寄出2亿箱水果,百亿元产值背后是77万立方米冷库的硬支撑。


2.湖北洪湖莲藕:快递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打造“千万件级”金牌项目,5.77亿元产值印证“一根网线富一方”。


3.盘锦河蟹“闪送” :春节旺季,冷链专线+电商直播让河蟹48小时鲜活到家,擦亮地域品牌。


4.云南砚山蔬菜:县级运营主体整合冷链资源,“砚山蔬菜”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标准化产销,农民增收30%。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信息,转载目的在于分享和传递行业信息,仅供用户浏览,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纠纷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